波普艺术,当你看到这个词会想到些什么呢?跟艺术二字联系起来,总有些不明觉厉的意味。
其实“波普”是Pop一词的音译,它是Popular的缩写,意为“流行”。所以波普艺术也应该被理解为流行艺术。我们听说过流行音乐,流行服饰,流行颜色等等,那么“流行艺术”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样,是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、流行的、通俗的艺术。
一般认为,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开始,由一群自称“独立团体”(Independent Group)的英国艺术家、批评家和建筑师开启,他们对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,对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。
画里有手持“POP”字样的巨型棒棒糖、肌肉发达的健美男子,贴了金属片胸贴的性感半裸女郎,墙上贴着漫画《青春浪漫》(Young Romance)的海报,楼梯、沙发、电视机、录音机、吸尘器、台灯……
这些都是当时的流行物件,都可以从画中最显眼的三个大写字母得到解释:POP。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享乐和渴求欲念的转化。
这幅作品在伦敦的展出普遍被认为是波普艺术的第一次正式亮相,被视为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,在艺术史上具有深远意义。
二战后,美国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。美国经济的疯狂增长导致消费主义肆意发展,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,市场上衍生出各种丰富的广告及作品创意,都为波普艺术提供了适宜快速发展的现实环境。
波普艺术将商业、消费与自身紧紧捆绑在一起,成为美国现代商业文化的旗帜。艺术与金钱紧密挂钩,也许就是波普艺术被诟病“不高贵”的主要原因。
1957年,英国画家理查德·汉密尔顿为“波普(Pop)”这个词下了定义:
流行的(面向大众而设计的),转瞬即逝的(短期方案),可随意消耗的(易忘的),廉价的,批量生产的,年轻人的(以青年为目标),诙谐风趣的,性感的,恶搞的,魅惑人的,以及大商业的。
波普艺术流行于街头,有时候会用到很多夸张的颜色和造型,在很多商品设计中都能发现它的影子。波普艺术也简单直接,不像博物馆中的艺术,需要经过精细揣摩画中的内涵。它能让每一个看到作品的人,都能够欣赏艺术,直接与艺术家达到共鸣。
艺术家从商业社会里选择提炼出元素进行创作,让商业消费品融入艺术,打破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壁垒,使得大众知道我们生活在艺术中,我们从未脱离艺术。
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、一致性的风格,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,它追求大众化、通俗化的趣味,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。
波普艺术所面对和观察的是现代商业世界,经常以搬运大众社会图形、复制生活原貌作为创作的基本元素。
对元素不断进行复制、叠加、重现,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。
波普风的作品中经常会看到饱和度较高的红色、蓝色和黄色,再加上干练硬朗的线条,塑造出的视觉感比现实事物更强、更具有典型性的形象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33岁刘翔再刷屏!肌肉炸裂,还撩走性感女私教!这样的人生我服了....
实探安徽铜陵居民楼坍塌事故现场,居民:一人用床单从四楼滑降逃生,另一男子外出打牌逃过一劫
与中坚力量共成长,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
三星和LG即将获准量产iPhone 16 Pro OLED面板 京东方再次错失机会